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

香港由街頭吃到街尾的美食


到香港除了可以四處遊覽及大肆購物外,嘗嘗街頭五花八門的地道小食,絕對是體驗香港飲食文化的最好方法。香港早期的街頭小食並非像現在的街頭小食店那麼有系統,以前售賣街頭小食的小販,大多數於晚間出現。一條街頭集結了不同的小販攤檔,由街頭排至街尾,非常熱鬧。以往人們會把在街頭進食稱為“掃街”,可想而知小食攤檔何其多。但由於衛生理由,街上的小攤檔都被驅趕掉了,因此這些小食便搬進鋪裡了。
  九龍旺角區的小食店可謂最齊全,大家真正可以由街頭吃到街尾,但想一次過吃盡、試盡真是不容易,所以這裡便為大家介紹當中最受香港人歡迎的街頭小食,讓大家可以在農曆新年的假期期間到香港旅遊時,盡情享受這些廉價、美味又飽肚的小食。
  在旺角街頭小巷,會看到一間間放滿小食的店舖,在熱氣騰騰之中,原來有多達數十種美食,其中最普遍及受歡迎的,要數咖喱魚旦(魚丸)。咖喱魚旦是每一間小食店必有的小食,簡直可謂每個人從小吃到大的小食。一串真正美味的魚旦,最重要的是魚旦的肉質及口感彈牙,繼而是烹調咖喱魚旦的“咖喱膽”要夠惹味,這樣烹製出來的魚旦才滋味。咖喱魚旦都有分辣與不辣,辣味魚旦顏色較深,非常易辨。想吃咖喱魚旦吃得更滋味?不妨加一點甜醬一起進食,又甜又辣更加美味。
  除了魚旦、燒賣外,幾乎所有小食店都有煎釀三寶,它是不少朋友匆匆忙忙時填飽肚子的選擇。其實,炸物的選擇又豈止三寶那麼簡單。最經典的選擇就有魚肉釀茄子、釀青椒、釀豆腐、炸魚旦、炸甜蕃薯等等,這些小食都會加上甜豉油及甜醬進食,更加惹味。

香港昔日的街頭小食:-)


1.香蕉糕
香蕉糕依然大大盆不愁賣,老闆兼師傅的張生親力親為,用熟糯米粉、糖水和香蕉油,一搓即成,秘訣是用暖的糖水令糕身又軟又糯,放一天半天仍可不硬身。香蕉糕的確軟熟香甜,淡淡香蕉油味不搶。

2.白糖糕
話說明朝時順德倫教有個小販姓梁,蒸鬆糕時失手,粉質下墜,鬆糕不鬆。但人人皆食後都覺清爽膩滑,結果很快售罄。梁將錯就錯改以白糖炮製,蒸出晶瑩潔白的「白糖倫教糕」,後稱白糖糕。
    在深水  北河街賣了廿四年白糖糕的坤記老闆傅生是順德人,五十七年前特別回鄉學做白糖糕。
    白糖糕是清甜冇酸味,只見糕身橫切面有無數小孔排列,非常彈牙爽口。如此過人之處主要集合三大條件:一是自磨粘米粉漿;二是粘米以新舊米溝成;三是經發酵的老米漿和新米漿混和的秘技(因溝得不好糕便帶酸味)。

3.砂糖夾餅
 這種在平底鑊形鍋中煎的夾餅,據說是源自馬來西亞,五六十年代曾經盛極一時。可是這種懷舊小食近十年已銷聲匿跡,現在只有在維園遇到這個不定時出沒的老伯,才有機緣享口福。
砂糖夾餅跟格仔餅做法有點相似,把預先調好的蛋漿倒入鍋中煎熟,再整「底」起出來。吃時切成三角狀,像件蛋糕,內撒滿花生砂糖碎,入口外脆內軟,有點鬆糕的煙韌。
4.麥芽糖夾餅
 五六十年代的香港,貧窮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麥芽糖,夾兩塊餅乾來吃。近十多年都不見有小朋友吃這種小吃。

5.糖不甩
糖不甩,顧名思義就是黏糖不會甩掉的東西。跟湯圓一樣,有甜蜜的意思,從前大多在過冬、團年才吃。現在有些糖水店都有糖不甩供應,卻做不到鬆軟香糯的要求,很多時還一粒粒全黏在一起,難分難解。糖不甩上撒滿白芝麻、椰蓉和砂糖,分量多得差點掩蓋整碟,讓每一粒糖不甩都足以黏上,口感更豐富。

6.糖餅在香港至少有八十年歷史,它之所以叫糖餅,因夾在薄餅的糖有如一段段白,是幾十年前小孩子的平價零食。
    糖要由經驗豐富的師傅才做得好。做法是將麥芽糖加熱融化,以棍棒持續拉扯,令它由金黃色逐漸轉成白色,當糖拉至條狀時就以剪刀剪成一段段,冷卻後的糖就會變成脆身。


7.砵仔糕砵仔糕本來是用瓦砵頭盛載,近年早已絕跡。
在深水 找到這檔碩果僅存的瓦砵頭砵仔糕。老闆黃生說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,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。
    缽頭的的骰骰,直徑只有兩吋,容量小,受火力便均勻,不似大碗因火力不均造成邊硬中間軟的現象。而且瓦砵煮得愈多愈吸味,用舊瓦砵煮來的糕,會特別香些。砵仔糕一啖一個,香滑彈牙,有米香


8.老婆餅
 清末年間有個種冬瓜的農夫,因旱災失收而把妻子賣給大戶人家。他用賣老婆換來的錢做生意。並鑽研出以冬瓜茸做餅餡。命名為老婆餅。不料其後老婆餅賺大錢,更贖回他的妻子,此是老婆餅的由來。老婆餅無論散賣或嫁女用,銷量都名列榜首。原因是酥皮鬆化,拿在手已即刻散成碎片,冬瓜茸餡入口甘美香滑。

街頭小食圖片


串燒
日本人叫串燒做燒鳥(Yakitori,音也基拖妮),Tori 即是雞的意思。
鳥燒的傳統不是源自日本人系是日本人,而是江戶時代居住在長崎一帶的荷蘭教士,
他們把 Barbeque 的煮食方法帶到日本,後來才逐漸普及,
成為日本料理的一項主流,燒鳥是指將食物串起,而爐端燒則不一定是一串串,
也包括隔著網燒的燒烤食物。
串燒是日本人主要的料理之一。串燒在點菜上的學問,
比剌身和壽司簡單直接得多。串燒料理材料並沒有季節之分,
基本上豬牛羊雞、海鮮、內臟、蔬菜都是常見的串燒種類。

砵仔糕
砵仔糕在八、九十年代的時候,只有一、兩種的口味。
但到了現在,砵仔糕的口味增加了很多種。
只要是你想出來的口味都可以嘗到。以前的砵仔糕通常都是以黃糖製造的,
但現在有的是以砂糖,有的是以冰糖,還有的是以蔗糖製造的,
這些都適合不同人的口味。這些口味不但有創意,
而且還很健康。例如:綠茶砵仔糕,南瓜砵仔糕,這些都是一些健康小食。
在深水 找到這檔碩果僅存的瓦砵頭砵仔糕。
說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,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。

格仔餅

港式窩夫是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,
香港人通常稱之為「格仔餅」或「夾餅」,常見於街頭流動小販。
港式窩夫格子較比利時窩夫小,一般呈圓形,分成四等份。
麵糊大多以雞蛋、砂糖、麵粉及淡奶混合而成。
吃法一般是在格仔餅的一面塗上牛油、花生醬、煉奶及砂糖,
再對摺夾起成半圓狀。烤好的格仔餅吃起來有點鬆軟,而且味甜。
傳統上的港式格仔餅都是金黃色、帶有蛋香的食品。
但近年來,格仔餅發展出不同的口味
如巧克力口味、蜜瓜口味等,不但口味不同,更帶出不同顏色的格仔餅。

雞蛋仔
五十年代雞蛋仔已經出現。當年小販都用炭爐,
手持兩塊重重的生鐵,夾 蛋漿燒。近年的雞蛋仔已轉用石油氣爐,鐵夾也輕了
生菜魚肉

碗仔翅
碗仔翅雖不是真魚翅,但起源卻真的來自魚翅。
四五十年代在廟街榕樹頭一帶,街邊檔用俗稱「倒餿水」,
即酒家食剩的翅頭翅尾,開豆粉水、落味精、豉油等去賣。今
日的碗仔翅當然已由鋪頭自己煲自己調校,沒有魚翅,卻有粉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章魚燒
章魚燒是起源於日本關西的料理,作法是在生麵團裡加入
章魚腳烤成約3~5cm的丸子。
主要是作為非正餐的點心。在大阪是用牙籤叉來吃
,而東京是用筷子夾,
在早期則是用竹串以三個一串的方式處理的。

咖哩魚蛋
魚蛋在香港很普遍,大致可分為兩類。
第一類是香港著名的街頭熟食。這種魚蛋用油炸過的, 外層金黃色,
由較便宜的鯊魚肉製作,通常用竹籤串起數粒出售。
小食檔中每串售價5至7港元或1港元一粒不等,價格視乎食檔所在地點。
有部分小食檔專售魚蛋,類似西方的熱狗檔。吃時常伴以辣椒醬或甜醬。

臭豆腐
豆腐一絕是,新鮮豆腐怎麼變成臭豆腐呢?
清光緒年間,北京前門外延壽寺街有個叫王致和的讀書人,
家裡經營豆腐作坊。有一次,做了太多豆腐,沒賣出去而發了霉,
捨不得扔掉,他嘗試在發霉的豆腐上撒鹽和辣椒粉,抬到後院放著。
有一天,王致和到後院讀書賞花時,無意中發現豆腐上的霉不見了,
他覺得很奇怪,嚐了一口頓覺味道醇美,非常地可口。
從此臭豆腐「臭名遠揚」,遍及尋常百姓家。
就連慈禧也是臭豆腐的愛好者!
有一年王致和參加順天府鄉試,他打開考卷,
只見是一道「知味下車」的試題,他想到了自家的「臭豆腐」,
便獨出心裁地寫了一首五言詩,題為〈國香臭豆腐〉:

明言臭豆腐,名實正相當;
自古不釣譽,於今無偽裝。
撲鼻生奇臭,入口發異香;
素醇饒回味,黑臭蘊芬芳。
珍饈富人趣,野味貧者光;
既能妖容賽,更可佐酒漿。
餐饌若有你,宴飲亦無雙;
省錢得實惠,賞心樂無央。